
(思进注:因俄乌冲突,虽然一年多了,能源问题依然几乎每天刷屏,各类分析更是众说纷纭,注意到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、逻辑自洽;不过,好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。恰好在近10年前由我策划,和庞忠甲先生合著的《能源超限战》(2016年06月01日出版)分析了能源问题的方方面面,特别是结论点出:“人与动物的差别不在于对工具的利用,更在于对能源的利用。一直以来,能源危机之说虚虚实实。石油和矿物燃料告罄有日,而新能源尤其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,却使得当代能源危机成为一个伪命题”……现在看来毫不过时,那就从2022年07月06日开始,特选摘其中部分内容,和大家分享……)
新世纪能源展望——中国之页
【资料图】
(接上)中国北方邻国俄罗斯是全球第五大水力发电国,但迄今只有利用了20%潜能。在靠近中国边境的广阔河流流域,这一比例甚至更低。在俄罗斯东部地区促进水力发电的同时,既可带动这一较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,而且跨境供应电力可以改善中国的能源安全状况。2012年从俄罗斯向中国供电能力达到75万千瓦,估计在2020年前可能增加20倍。
2012年,俄罗斯最大的独立电力公司EuroSibEnergo和中国最大的水电企业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(China Yangtze Power Co., 简称:长江电力)创办合资企业,就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一大步。目的是为了在东西伯利亚开发新的能源项目,在东西伯利亚修建装机容量达1,000万千瓦的新发电厂,以水电为主。俄方表示未来十五年有能力为中国提供多达3500万千瓦的水电资源。
此外,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到中国黑河市的一条新输电线筹建完成后,会让今年俄罗斯的电力出口增加一倍。同时还在商谈修建一条从俄罗斯通往中国的新输电线,可能最远会通到北京。中国政府正在权衡电力需求与安全问题,但实现水力发电目标的压力,将促使中国与这个北方邻邦达成协议。
3.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不容蹉跎
煤炭首座难以撼动
中国历来以煤为主要能源。目前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仍高占68%以上。年度煤炭消费量已由2002年的7.28亿吨油当量增至 2012年的18.73亿吨油当量,十年来翻了2.57倍;现高占全球煤炭总消费量的50.2%。煤产量则由2002年的7.75亿吨油当量增长到2012年的18.25亿吨油当量,翻了2.35倍。今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。上文已反复论及,在今后很长时期内,煤炭在中国能源领域的首领宝座难以撼动。
尽管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,但因成本价格等原因,每年还要进口可观数量煤炭。继2011年首次超
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,2012年中国以2.9亿吨的煤炭进口量,继续稳居世界第一。与
此同时,2012年中国出口煤炭928万吨,是1987年以来煤炭年出口量首次不足1000万吨,为1986
年以来新低。这也是中国连续第四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。
煤炭是一种相对肮脏,转化效率低下,应用条件局限的传统固态矿物燃料;主要用于动力(发电、供热和交通运输业)、炼焦和煤化工等行业。在中国,火力发电为最大煤炭用户,耗费约占总量之半。中国要初步实现现代化,从现在到2020年,发电容量至少增长30%以上,至2050年可能倍增至25亿千瓦。若非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大见成效,今後整个“能源峡谷”时期中国电力供应仍将主要依靠燃煤发电,别无选择。
路透北京2013年6月4日报导,国际能源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新发布报告称,中国正在制定一系列政策,降低对煤炭的依赖与减轻污染,但这并不能遏制煤炭需求。中国未来17年很可能将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(GDP) 的用电量减少一半,但欠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快速经济增长意味着能源需求会继续上升。煤炭在中国总发电量中所占比重将从目前的80%降至55%左右。但结果到2030年该国煤炭消费仍将增长一倍,达到年消费70亿吨的水平。
立足现实,中国在中短期内必然继续依赖煤炭。
关于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
近年中国煤炭产量上去了,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相当落后,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不到50%;为数相当多的小煤矿,技术手段和开采方式尤其落后,难以保障安全经济运行;仍旧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、煤炭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等问题。而煤炭主产地与需求地的交通距离过长,直接造成国内煤炭产品物流成本高昂。
中国煤矿事故频繁,矿工死亡率是美国的百倍以上,已成不可承受之痛。2001至2010十年间,矿难死亡人数达48191人(同期美国煤矿矿难死亡人数为328人,印度为1001人)。近年情况有了改善,但事故总量仍然偏大。继2011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首次降至2000人以内,2012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再次下降至1500人以内。2012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.374,首次降到0.5以内,同比下降33.7%;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,主要因为中国对生产安全越来越重视,并关闭了大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;但中国安全管理的技术较之西方发达产矿国起步相对较晚,当前中国工矿行业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,适用于矿井下的信息技术、电子信息产品及产业化水平非常落后,不能满足工矿安全生产、灾害预警、应急救援等需求,传统通信网络难下井、井下应急调度指挥难通知到人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中国煤矿资源极为浪费严重,目前资源回收率仅在40%左右,小煤矿回收率只有15%左右,可以比拟为“猴子吃苹果”(咬一口就扔)。扔掉的煤炭甚至超过了被利用资源。这种粗放型暴殄天物的同时,精查储量却一直上不去,已知可采储量势将提前消耗殆尽。
当前形势下,早已不再容许简单重复早年粗放、肮脏、低效的利用方式,必须极大地提高开采安全经济,能量转化效率,减少环境污染,并转变为可以方便运用的其他能源形态,作为充分合理利用宝贵的煤炭资源,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本政策。(待续)
(思进注:除注明作者之外,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。原创文章,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。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,敬请读者自行判断。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、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)